top of page

擺脫扁平足困擾:症狀識別、分類治療與改善運動選鞋全攻略

已更新:8月1日

ree


1. 擺脫扁平足困擾:症狀識別、分類治療與改善運動選鞋全攻略



什麼是扁平足?


正常的足部在腳掌內側有一個凹陷的部位,稱為「足弓」,它是人體天然的避震器。而扁平足的人,也叫「鴨仔腳」,他們的足弓塌陷,腳掌完全貼在地面,喪失了避震功能,嚴重時會引起強烈疼痛。



扁平足的症狀

  1. 足弓塌陷,腳板扁平

  2. 走路後腳內側容易疲勞

  3. 行走姿勢不正,如內八字或外八字

  4. 腳痛、腳踝容易受傷

  5. 平衡力差,易跌倒

  6. 可能引發拇指外翻、足底筋膜炎、膝痛、駝背、脊椎側彎等問題



2.扁平足的分類


先天性扁平足

先天性扁平足可能與家族遺傳有關,家人中有扁平足患者,下一代患病幾率較高。此外,先天性扁平足可能由於天生韌帶鬆弛,足弓發育不全而導致跗骨黏合,形成兒童扁平足。隨著兒童逐漸成長發育,扁平足情況有機會得到改善。



後天性扁平足

某些後天因素也會導致扁平足的形成,例如長期穿著不合腳的鞋子,使足弓缺乏支撐,走路重心不穩;意外導致韌帶鬆弛,也可能造成扁平足。




3. 扁平足有哪些成因?


走路姿勢不正確


走路姿勢不正確會造成大腿內側內轉肌及小腿肌肉鬆弛,加重腳掌和膝關節負擔,壓低足弓,久而久之便形成扁平足。


運動量不足


適度運動可訓練足夠肌肉來支撐腳部動作。運動量不足會導致腳部代謝廢物累積,雙腳站立時不停顫抖,腳掌為了站穩而更用力貼近地面,更易形成扁平足。


自然老化


隨著年齡增長,腳部肌力逐漸減弱,下肢肌肉退化,足弓逐漸塌陷,形成扁平足。


4. 如何自我診斷扁平足?



專業的扁平足診斷可透過足部掃描、足底壓力測試等方法。但如果你懷疑自己有扁平足症狀,也可以進行以下簡單的自我檢測:


  1. 赤腳站在平地上,觀察足弓與地面之間是否有空隙。如果沒有任何空隙,表示足弓塌陷,可能有扁平足問題。

  2. 進行簡單的濕足印檢查:先將整個腳掌沾濕,再踩在白紙上,觀察足弓位置和印跡顏色深淺。

  3. 觀察常穿鞋子的磨損程度,扁平足患者的鞋內側磨損會更嚴重。



5. 扁平足的治療方法


矯正鞋墊

矯正鞋墊是治療扁平足的常用方法。扁平足患者由於足弓塌陷,導致足部無法正常發揮避震功能,腳部受力過度,容易引發疼痛。矯正鞋墊可為腳部提供適當支撐,均勻分散足底受力,減輕扁平足引起的不適。


肌力訓練

強化足部肌肉可提升腳部支撐身體的力量。足底肌肉力量足夠時,韌帶便能很好地發揮支撐功能。肌力訓練方式多樣,如每天簡單地做墊腳尖或單腳站立,都能鍛煉足部肌肉,改善扁平足。


手術治療

一般情況下,扁平足無需手術治療。但當足部嚴重變形,無法透過矯正鞋墊、肌力訓練改善,服用止痛藥也無法緩解疼痛時,則需考慮手術治療。治療扁平足的常見手術有關節限制術、關節固定術、截骨術等。


6. 改善扁平足!5個選鞋重點


穿襪子試鞋

襪子可減少腳底與鞋面摩擦,保護足部。扁平足患者試新鞋時最好穿上襪子,以確保鞋子適合自己的腳型。

試穿時走動

扁平足患者選鞋時不能只坐著試,還要起身走動。因為站立時腳板完全展開,腳趾微微分開,腳板比坐姿時更長更寬。坐著合腳的鞋子,走動時可能會偏小。


鞋頭留出空間

鞋子不宜過緊,應確保鞋頭有足夠空間讓腳趾伸展。穿上鞋、綁好鞋帶後,最長的腳趾與鞋頭應保持1cm距離,否則行走時腳趾可能受擠壓,加劇扁平足疼痛。


選擇透氣的鞋子

扁平足患者挑鞋應重點考慮透氣性。合成皮透氣性差,易導致腳臭和細菌感染。建議選擇有孔隙的網布質地鞋面,為足部提供更好的透氣性。


鞋墊要符合腳型

矯正鞋墊可幫助扁平足患者在站立行走時保持正確姿勢,避免引發疼痛和足部損傷。每個人腳型略有不同,矯正鞋墊一般需要訂製,以最符合個人腳型。同時,鞋底不宜過軟,以免影響支撐力。


7. 3個改善扁平足的簡單運動


腳趾抓毛巾

可以用毛巾做道具。將毛巾鋪在地上,用腳趾用力抓住毛巾,同時微微蜷起腳趾。每次做30下,每天做3次。


抬腳踝

坐在椅子上,雙腿伸直,輕輕抬起腳踝,上下活動腳踝關節。每次做30下,每天做3次。


腳趾前後活動

預防扁平足還可以做這個動作:坐在椅上,輕輕翹起腳,腳踝用力向上抬起,張開腳掌,腳尖上下擺動。左右腳各做50下,每天1次。


8. 如何預防扁平足?


堅持運動

日常多做腳部運動,如跳繩、腳尖站立等,可強化大腿、小腿和足底肌肉群,使筋腱韌帶更健康,預防扁平足。也可經常伸展腳趾筋腱,用手輕輕按摩足底筋膜,舒展足弓。


選對鞋子

預防扁平足,選鞋很關鍵。要特別注意鞋子尺碼合適、透氣性好。鞋墊和鞋跟要有足夠支撐力,以分散行走時足弓承受的壓力,預防腳痛和後跟骨受傷。


定期檢查

扁平足多見於發育中的兒童。對於正在長身體的孩子,建議每年做一次足部評估或足底壓力測試,及時發現問題,跟蹤足弓發育情況。


保持正常體重

體重過重會加重雙腳負擔。BMI超標者比體重正常者更易出現腳痛。因此,維持正常體重,養成健康的生活飲食習慣,避免長時間行走站立導致雙腳過度疲勞,都有助預防扁平足。




SUBSCRIBE US 免費身體護理資訊

Newsletter on treatment and product new offers that you will love to know about. Unsubscribe anytime

  • Facebook
  • Instagram
  • Youtube

Thanks for submitting! 立即Whatsapp

免費體驗  +852 5532 4312

CONTACT US

公司電郵

info@painexperthk.com

 

預約熱線:

+852 5532 4312

OUR CENTRES

銅鑼灣旗艦店

香港銅鑼灣百德新街2-20號恆隆中心18樓01-02室

01-02, L18, Hang Lung Centre, 2-20 paterson street,

Causeway Bay

尖沙嘴旗艦店 

美麗華廣場一期6樓618室彌敦道132號

Office 618, 6/F, Mira Place Tower A,

132 Nathan Road, Tsim Sha Tsui

旺角旗艦店 

旺角亞皆老街 8 號朗豪坊辦公大樓

40 樓 4001 室

Suite 4001, 40/F, Office Tower, Langham Place 8 Argyle Street, Mong kok, Kowloon

OPENING HOURS

​營業時間

Mon - Fri: 12:00 noon - 21:00

Sat: 10:00 - 19:00 

Sun: 10:00 -19:00 

​私隱政策聲明

付款
EVRBEAUTY hk caring company
bottom of page